•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2014年4月投诉举报典型案例:浙江省某供电公司招标采购指定设备案
2014-05-26 00:00 来源:

Aa

字体:
|
|

 

 

一、内容摘要

浙江能源监管办接到来信举报,反映浙江某市供电公司通过下属招标咨询公司集中招标,指定居民住宅小区受电工程低压母线槽设备。经调查查明,该供电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经用户委托,对其承揽的居民住宅小区受电工程低压母线槽进行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程序基本依法合规,不存在指定设备的行为,举报内容与事实不符,终止办理,予以结案。

二、基本情况

2014年4月4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受理了群众来信举报浙江某市供电公司通过下属招标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公司)集中招标,指定居民住宅小区受电工程低压母线槽设备的事项。4月9日和10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向该市居民住宅小区低压母线槽供应商、房产开发商、招标公司以及供电公司进行了现场调查,查明了有关事实。

三、调查取证和处理程序

由于低压母线槽设备在居民住宅小区受电工程中使用数量较大,举报涉及的低压母线槽供应商和房产开发商数量较多,为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该市居民住宅小区受电工程设备供应和采购的情况,4月9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在当地邀请了二十余家房产企业和三十余家低压母线槽供应商,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对于居民小区住宅受电工程市场秩序和此次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的意见建议。4月10日,浙江能源监管办深入招标公司,通过查阅资料、现场约谈等方式,了解低压母线槽设备招标的流程、程序和相关制度办法,确认其招标程序是否公开、透明、合理等相关情况。此次调查程序先从其他市场主体了解实际情况,认真听取设备供应商和开发商的意见建议,掌握了主动,随后带着问题和意见建议,到招标公司和供电企业开展进一步核实和确认,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查明举报涉及的相关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意见和建议。

四、事实认定和处理结果

经调查查明,自2013年年底以来,该市电气设备和材料市场“恶性竞争,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该市供电公司在多个工程中发现配电开关柜、低压母线槽、变压器和电缆等设备存在质量隐患,特别是低压母线槽和变压器尤为严重。为了确保电气设备质量,同时为了防范廉政风险,2014年3月,该市供电公司委托招标公司开展低压母线槽集中招标采购,采购物资主要用于该市供电公司所属施工企业在2014年度总承包用户受电工程,首次招标量为各单位2014年度需求量的40%,按地区分为9个标段进行集中招标。为保证公平,该市供电公司所属4家低压母线槽生产企业不参与此次投标。招标过程有23家企业入围参与竞标,最终由省内外共8家企业中标。

调查查明,此次低压母线槽招标审核严格、程序合法、公平开放,符合招标法定程序。经座谈会了解,房地产开发商和设备生产企业对集中招标的方式基本予以认可,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一是小区受电工程设备采购招标过程中,业主参与权和自主权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设备材料招标过程中更多体现业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设备规格和标准应充分尊重小区开发商的实际需求,在保证设备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考虑开发成本,给予更多灵活性。三是供电公司招标平台在招标资格入围审查上,应及时公示相关制度和标准,方便各供应商单位积极参与。四是市场主体恶性竞争,造成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希望能够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完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加大违法惩处力度,保障市场合法有序发展。五是目前采购招标方式方法较为原始,浪费社会资源,应积极建立电子招标平台,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积极参与市场投标,做到厉行节约。

浙江能源监管办就相关问题与供电公司进行了沟通,要求供电公司进一步完善集中招标有关规则,在合法合规、公开公平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合格主体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对于在低压母线槽招标入围环节,因历史产品质量问题而被取消投标资格的低压母线槽生产厂家,浙江能源监管办于4月10日在杭州进行了约谈。要求各厂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认真加以整改,同时要求各厂家引以为戒,依法经营,确保电气设备质量和安全。浙江能源监管办将加强对电力设备质量问题的监管,督促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电力设备质量和运行安全。约谈企业会后向浙江能源监管办提交了整改报告,表示高度重视此前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已整改落实完成,保证以后能依法诚信经营,积极通过产品质量和服务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评价与总结

近年来,通过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施工市场的大力整治,浙江省用户受电工程市场日趋开放,省内外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受电工程市场竞争,呈现出公平开放和有序竞争的良好态势。但是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当前在住宅小区受电工程中,出现了一些设备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如低压母线材料有“铜包铝”、部分铝、铁和全铝的产品,一些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等现象。这些问题隐蔽性强,通过常规检查手段往往难以发现,居民住宅小区交付使用初期也不大会暴露质量问题,但是随着后期居民小区入住率提高,用电负荷率增加,安全隐患风险也会逐日增大,可能会危及用电安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由于很多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后,后期电气设备维护运行要移交给供电企业,因此当前,一些供电公司为保证居民住宅小区电力可靠供应,对辖区内的住宅小区电气设备提出一定的技术和标准要求,应当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开公平,更加方便高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能源监管机构应继续加强用户受电工程市场监管,既严格要求各类市场主体遵守市场规则,营造公平开放的用户市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电气产品“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行为,要予以依法严肃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